前不久馬云作為浙商會長做了《2016年經濟趨勢》的主題分享;并引發了最熱門的關注,哪一些淘汰會成為必然?到底是馬云的模式太強還是中國民企的能力太弱?面對未來企業又應該以什么樣心態和方式去迎接挑戰?
首先我們來看看馬云這次都有哪些經典段子:
1:中國經濟下滑壓力,是長期的,是持久的,是永遠性的。我們不可能回到9%、12%。我們要學習適應5、6%,甚至在未來20年,我們能保持2%-4%,已經很了不起了。因為我們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2:中國有過剩能力嗎?沒有,是落后經濟的能力過剩。中國制造業下滑了嗎?制造業下滑,制造業從來沒有下滑,世界上有蘋果、特斯拉,是那些創新的,中國零售行業做得不好嗎?零售行業做得很好,是你的零售行業做得不好。所以,我覺得我們浙商未來最大的機會,在于整個國家就是品質的提升,消費品質的提升。
3:過去的模式造就了過去10年的成功,先看到最艱難的東西,然后保持冷靜積極和樂觀!
過去靠牌照,現在靠能力!
4:企業家的職責是創新,創新的主角是企業家,企業家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科學家,企業家是稀缺資源,我們可以培養職業經理人,但是不可能培養企業家。
5:改革都是在最不好的時候逼出來的!
每一次與企業深度的接觸都是非常差異深圳品牌定位公司對一個行業深度的洞察,從0到1 的意思是從無到有;品牌的創建更是通過先明確定位的方法去從重新創立自己的商業。既然GDP的高速已不復存在,踏實做事的日子也就真的來了,再高明的戰術也解決不了戰略的大病!改革就是革掉過去的思維和習慣!接下來我們再看看0到1都告訴了我們那些創新改革的心態和方法吧。
從0到1中的核心思想:
A:從0到1即依靠科技創新,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國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中迅速壯大,靠的就是不斷對標學習先進,拿來主義,因此也出現了“山寨”、“Copy to China”等標志性詞匯。未來的世界肯定會更加趨同,由于知識產權的保護,科技創新越來越難以復制,中國趕超式發展必然遭遇瓶頸。如果不能從“1到n”實現“從0到1”的轉變,未來發展將走向遲緩甚至衰退。企業也一樣,靠復制將使企業難以立足。
B:“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商業中,情形恰恰相反。企業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個壟斷企業靠解決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相同:它們都無法逃脫競爭。
C:競爭不只是一種經濟概念,而是一種觀念。人們往往忽視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競爭對手上。
D:要想將企業從每日的生存競賽中解脫出來,唯一的方法是:做到獨一無二,獲取壟斷利潤。一家公司最顯而易見的壟斷就是對自己的品牌壟斷,因此打造一個強勢品牌是形成壟斷的有力方式。
E:占領小市場:一個初創企業的完美目標是特定的一小群人,而且幾乎沒有其他競爭者。開始很小,但必須在自己的市場內占主導地位。理由很簡單:在一個小市場占主導地位比在大市場里要容易得多。
F:如果連最高瞻遠矚的創業者都無法規劃未來二三十年的事情,對遙遠的未來還有什么可說的呢?我們無法預知具體細節,但是可以勾勒出大致的輪廓。我們當下的任務是找到創新的獨特方式,使得未來不僅僅與眾不同,而且更加美好,即從0到1。
一個世界上從沒有過的中國模式“淘寶”,曾讓無數的企業對馬云怨聲載道,你買手機的時候你比過價格嗎?比過銷量排名嗎?你買電腦的時候看的排名還是先選哪幾個品牌?手表呢?小家電呢?在很多成熟的行業無數的消費者已經有非常明確希望購買的品牌,什么樣的排名和銷量都已然不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在中國有太多的企業仍在迷信傳播、刷單、罵馬云,卻對自己品牌連定位都沒有搞清楚,一樣的東西那么多,為什么要偏偏信任你呢?!
品牌作為一個事物,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感動又如何去感動消費者。暴富的心態做不了品牌,沒有兩三年做準備的企業也成就不了品牌!非常差異深圳品牌定位公司接觸的客戶里有兩種企業是最讓人感動的,一種是自己早已賺夠錢了,下半輩子也可榮華富貴,可是跟了自己的10幾年人還什么都沒有,所以要奮斗一把。還有的企業家說自己已經不年輕了,有生之年做一個品牌出來,給后人留下點什么算是自己的一個夢想和愿望!別人的成功不可復制,有的是因為大膽的第一個做了央視廣告、有的是真正掌握了研發、有的是渠道,試想我們的企業在創立之初就有一個明確的品牌定位,有一個不跟隨、0到1的心態,今天自己可能會是更加強大的!
幸運的們還有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