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進入21世紀時,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由競爭初級階段的產品時代進入到需要不遺余力塑造品牌形象的形象時代,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成長起來。安踏正是抓住了這個時機,實現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在中國品牌崛起勢不可擋的背景下,安踏通過品牌戰略穩占中國運動品牌老大位置,它的一舉一動都將影響整個行業的成長空間。

一、模仿李寧塑造形象戰略的成功
1999年,安踏高價聘請了當時正紅的乒乓球國手孔令輝作為其形象代言,推出了“我選擇、我喜歡”的口號。而在1999年早些時候,李寧已推出了“我運動、我存在”的口號,聘請瞿穎作為其形象代言人。聘請孔令輝代言,讓安踏在晉江的蕓蕓眾生中迅速贏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安踏也因此被認為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模仿者,不僅市場銷售額在逼近李寧,而且市場銷售量從2001年躍居全國第一。根據李寧公司最新公布的2008年年報:李寧牌零售店鋪已達6245家。而安踏專賣店在當年度也達5667家,基本逼近李寧。

二、技術投入促進品牌形象的提升
品牌形象的提升,也依賴于技術后盾。安踏的研發費用占銷售百分比,2005年為0.2%,2006年為0.5%,到2007年,迅速上升為2.5%,而到2008年,這一數字已上升到3%。正是不斷增加技術研發投入,確保了安踏強勁的發展勢頭,在市場上推出產品的速度之快,令人吃驚:僅2008年,安踏共推出超過2200款新鞋、2500款服裝及2000款配件。
2005年,企業建立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設備投資2000萬元,其中一些關鍵性的設備,比如說抗壓力、耐壓力的設備,在國際上也是一流的。有些試驗,比如說易折實驗、磨損性實驗,以及疲勞實驗等,全是在這些設備上進行的。到目前為止,國家關于運動科學的,比如說運動服裝、運動鞋品、運動用品配件的標準,有1/3是出自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而這個試驗室,也已經為安踏貢獻超過40項國家級專利。

另外,除了購置一流設備之外,為提升研發能力,安踏公司與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進行合作研究項目,又與西方眾多國際設計機構合作。在產品功能與外觀設計方面,以北京為核心,在北京、廣州和廈門三地,安踏擁有三個大的研發設計中心,研發團隊已過百人,這在行業內是非常可觀的。不斷追加的研發投入有利于安踏提高品牌形象,強化品牌的科技含量。
安踏之所以能成為內地領先的體育用品產銷商,是因為安踏在尋求自己獨特的產品的同時還深入研究消費者心智認知特點和購買方式,挖掘開發目標顧客心智中有價值的認知資源,建立起獨特的品牌戰略,形成相對其他品牌的競爭優勢,從而拉動銷售,進一步積累心智資源,增強品牌資產,逐步形成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整體優勢。準確的品牌戰略是品牌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安踏品牌戰略的成功贏得了大量的消費市場,也為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