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談海底撈擴張開店問題」
非常差異深圳品牌定位公司分享:在沒能擁有足夠滿足擴張需要的合格員工之前,拿錢拼店數,可能是讓海底撈品牌消失的最快死法。
我們不多開店,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缺少合格的人。大街上招來的人,要經過培訓,才有可能成為符合海底撈標準的人。
海底撈火鍋店必須由符合海底撈標準的人管,才能有這樣高的回報。我們每年開多少店,首先是看能訓練出多少合格的干部和骨干員工,然后才看手里有多少可開新店的錢; 這么多年我們手里的錢總是綽綽有余。
物極必反,成長過快,失敗也快,企業成長過快,一方面是因為市場環境給予機會,另一方面是企業管理者主觀上過于追求發展速度和規模。中國有句古話,叫作“欲速則不達”,很多企業因為急于擴張或謀求企業的快速發展,造成資金鏈斷裂,結果如意算盤沒打成,還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后導致企業的崩潰。
「連鎖的關鍵并不在于門店總數」
連鎖便利店事業的關鍵并不在于門店總數的多少,最優先考慮的理應是提升每家店鋪的品質,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達到的“目標”。而公開宣布“要在幾年內開設幾家門店”的做法,無疑會讓經營陷入歧路。
經營絕對不是簡單的數字游戲。個人的工作亦是如此,在尚不具備明確的根據時,最好不要公開宣布業績目標。否則“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容易陷入為了目標而不顧工作品質的怪圈。
711我們從未設定過覆蓋全國市場的目標。與此相比,我們更加注重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做到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回應消費者的期待。
如果把“稱霸全國”作為目標,在準備不夠充足時匆促建立門店,不僅可能讓期盼已久的地方居民大失所望,企業品牌多年積累的信譽也會受到負面評價的影響。
「企業需要喘息的機會」
企業的發展僅靠規模擴張是行不通的,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應放慢發展速度,使企業有個喘息的機會 ——這是客觀事物發生和發展的必然,針對這一問題,企業管理者應把好兩個關:
一是企業發展速度要與企業管理水平相適應。企業發展速度太快而相應的企業管理水平未能提高、人才培養等跟不上,就有可能造成管理滑坡,影響企業經濟效益。
二是企業發展速度與企業資金的調轉速度相適應。如果資金不能及時回籠。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的發展速度,企業將因為發展過快而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