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飲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品牌早已不是“大企業的專屬”,而是中小餐飲企業突破同質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抓手。非常差異品牌戰略定位公司深耕品牌定位領域十余年,通過服務眾多餐飲及各行業企業,深刻認識到:餐飲品牌的成功,本質上是戰略定位的成功。定位并非虛無的廣告語,而是對企業戰略的高度凝結,對內指引產品研發與運營重點,對外幫助用戶快速做出購買決策,最終實現“當下好賣、以后更好賣”的目標。本文將結合具體餐飲案例,解析餐飲品牌戰略定位的核心邏輯與實踐路徑。
一、認知度:餐飲品牌的“入門課”
一個餐飲品牌要擺脫“白牌”身份,第一步必須邁過“認知度”這道門檻。所謂認知度,核心是讓目標用戶清晰知道“你是誰、有什么特色、為什么選你而非競爭對手”。這就要求品牌能用簡潔的語言傳遞核心價值,那些成功的品牌總能用一句話擊中用戶需求——例如一個專注單品的燒餅品牌,以“一個餅一兩肉”精準傳達產品用料扎實、現包現做的特色,讓消費者瞬間建立認知,也讓門店員工、合作渠道明確了推廣重點。
反觀部分餐飲企業的困境,正如許多經營者面臨的“一句話自我介紹難”問題,本質上是認知定位模糊。以西貝為例,其早期在品牌認知上的搖擺,埋下了后續發展的隱患。當品牌從“聚焦西北菜”轉向“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的寬泛定位時,不僅讓消費者對其核心特色的認知變得模糊,也讓內部在產品研發、食材管理上失去了清晰的方向。相比之下,那家2年開出600家門店的燒餅品牌,憑借清晰的認知定位,將“現做單品”的優勢貫穿于從產品制作到營銷推廣的全流程,其寶貝詳情、門店宣傳、員工介紹都圍繞這一核心展開,極大提升了用戶決策效率和渠道轉化效果。
認知度的建立,對餐飲品牌而言既是“基礎工程”,也是“效益工程”。它能將企業的創新性技術、產品優勢轉化為用戶能聽懂的語言,給消費者和經銷商一個明確的選擇理由。非常差異在服務餐飲客戶時,首要任務便是幫助企業梳理核心優勢,構建清晰的認知體系,讓品牌從“說不清、道不明”的混沌狀態,轉變為“一眼被記住、一想就選擇”的清晰形象。
二、品類定位:劃定餐飲品牌的“生存邊界”
如果說認知度是讓品牌“被看見”,那么品類定位則決定了品牌“能走多遠”。非常差異始終認為,“做品牌就是做好細分類目”,品類定位的核心是為品牌劃定清晰的生存邊界,而邊界直接決定用戶體驗,用戶體驗又最終影響企業盈利能力。這一點,在西貝的品牌發展歷程中體現得尤為深刻。
西貝最初以“西北菜”為核心品類,在這一細分領域建立了一定的品牌認知。但當品牌試圖突破品類邊界,追求“全品類好吃”時,問題隨之而來。餐飲行業的特性決定了,一家企業若想覆蓋過多菜品,必然會在食材新鮮度、現做工藝上做出妥協——畢竟,管理數十道甚至上百道菜品的供應鏈、保證每一道都“新鮮現做”,對任何餐飲企業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西貝“兒童餐西藍花預制”的爭議,根源便在于品類定位模糊導致的運營失控:當品牌放棄了“西北菜”這一清晰的品類邊界,陷入“全品類覆蓋”的陷阱,就不得不通過預制菜等方式降低運營難度,最終犧牲了消費者重視的“新鮮現做”體驗。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家專注燒餅的餐飲品牌。它精準切入“現做燒餅”這一細分類目,將全部資源集中在單一品類的打磨上:從食材采購到制作工藝,從門店運營到品牌推廣,都圍繞“現包現做、用料扎實”展開。這種清晰的品類定位,不僅降低了用戶的選擇成本,更讓企業在供應鏈管理、產品品質把控上形成了優勢,實現快速擴張。
三、樣板市場:餐飲品牌擴張的“試驗田”
當餐飲品牌完成認知度構建與品類定位后,便進入營銷成長階段,而打造“樣板市場”或“樣板渠道”,是這一階段的關鍵動作。樣板市場的核心價值,是為品牌的全國擴張和招商奠定基礎,通過在特定區域、特定渠道驗證模式的可行性,降低后續規模化發展的風險,這一點在王老吉的發展歷程中得到了完美印證。
王老吉早期聚焦廣東市場,并將餐飲渠道作為核心突破口。在廣東地區,它結合當地飲食習慣,通過餐飲門店的場景化營銷,讓“怕上火喝王老吉”的認知深入人心,逐步在廣東餐飲渠道建立起穩固的消費習慣和品牌口碑。正是憑借廣東這一樣板市場的成功,王老吉后續的全國擴張才有了可復制的模式:將餐飲渠道的運營經驗復制到其他地區,快速打開市場;同時,成功的樣板市場也為招商提供了有力背書,吸引更多經銷商加入。
對中小餐飲企業而言,樣板市場的打造無需追求“大而全”,而應“小而精”。比如專注區域特色小吃的品牌,可以先聚焦本地核心商圈或社區,打磨出一套成熟的門店運營、營銷推廣、客戶服務體系,再逐步向周邊城市輻射。非常差異在服務餐飲客戶時,會結合品牌的品類定位與資源稟賦,協助其選擇合適的樣板市場切入點——可能是單一城市的核心渠道,也可能是特定人群聚集的區域,通過精細化運營讓樣板市場形成“可復制、可盈利”的模式,為品牌后續的規模化發展鋪平道路。
四、用戶心智:餐飲品牌的“終極戰場”
餐飲品牌競爭的終極戰場,并非門店數量或菜品數量,而是用戶的“心智”。正如非常差異始終踐行的“定位以用戶心智為核心”的理念,餐飲品牌的定位,本質上是在用戶心智中占據一個獨特且有價值的位置。這個位置一旦占據,便會成為用戶消費時的“第一選擇”,而失去這個位置,即便產品再好,也可能被淹沒在競爭中。
當消費者選擇西貝時,原本基于“西北菜”形成的“地道、現做”的心智認知,與“預制菜”帶來的體驗產生沖突,自然引發不滿。而那家燒餅品牌之所以能快速崛起,正是因為它在用戶心智中占據了“現做、扎實”的位置——“一個餅一兩肉”的口號,不僅是產品特色的傳遞,更是對用戶“吃得放心、吃得實在”需求的精準回應,最終讓“吃現做燒餅就選它”成為消費者的心智共識。
搶占用戶心智,對餐飲品牌而言意味著“取舍”。企業必須放棄“滿足所有人需求”的幻想,聚焦于某一細分人群、某一核心場景或某一獨特價值,將所有資源集中在這一點上,才能在用戶心智中建立清晰認知。非常差異在為餐飲品牌做定位時,始終圍繞“用戶心智”展開:通過洞察用戶未被滿足的需求、分析競爭對手的心智空位,幫助品牌找到差異化的定位方向,再通過產品、運營、營銷的協同,將這一定位植入用戶心智。
餐飲行業的競爭,早已從“產品之爭”升級為“品牌之爭”,而品牌之爭的核心是“定位之爭”。從認知度的建立,到品類邊界的劃定,再到樣板市場的打磨,最終實現對用戶心智的占據,每一步都離不開清晰的戰略定位。非常差異品牌戰略定位公司十余年的實踐證明,餐飲品牌的成功沒有捷徑,但有跡可循——那就是以定位為核心,對內明確產品研發與運營重點,對外清晰傳遞品牌價值,讓品牌在激烈的競爭中解決“當下好賣”的問題,更能“以后更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