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差異作為深耕建材領域的品牌定位公司,曾服務過西昊辦公椅、海龜夢硅藻泥、中藝大觀紅木、捷德韋爾櫥柜燈、金恩衛浴、維世大屏LED等多個建材及家居相關品牌。通過這些實戰項目,我們總結出建材品牌定位的核心邏輯,也見證了諸多品牌從“缺乏差異”到“精準突圍”的成長,以下結合具體案例,分享建材品牌定位的實戰經驗。
一、建材品牌定位需從三個角度找差異
在建材行業,多數中小企業容易陷入“跟風大品牌”的紅海競爭,而精準的定位往往藏在“細分賽道”“精神共鳴”“用戶可感知的產品標準”這三個維度里,這也是非常差異服務眾多項目后提煉的方法。
1.賽道細分
建材行業的領導品牌通常主導主流風格,且具備超強的規模化生產能力,但“個性的、復雜的、需要人工打磨的”產品,往往是它們的短板。以衛浴行業為例,大品牌聚焦標準化、量產化的衛浴產品,滿足大眾基礎需求,卻難以覆蓋追求個性化衛浴空間的小眾客群——這類客群想要獨特的設計、手工質感的細節,而這正是中小企業的機會。非常差異在服務建材品牌時,始終建議企業跳出“與大品牌拼規模”的思維,從“細分風格”“特定場景”“小眾需求”切入,比如聚焦“復古手工衛浴”“極簡嵌入式衛浴”,避開紅海競爭,快速建立差異化認知。
2.從文化和情感角度出發
建材產品的核心使用場景是“家庭”,與家人共處的溫馨、對品質生活的憧憬,都是品牌可以綁定的精神價值。比如左右家私的“幸福不遠就在左右”,將沙發與“家庭幸福”關聯;芝華士的“頭等艙”定位,用“身份尊貴感”打動用戶。
非常差異在服務項目時,也注重挖掘這種情感連接:例如為西昊辦公椅提出“好座椅,誕生更好靈感”,將辦公椅與用戶“高效工作、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綁定;為中藝大觀紅木提出“拙雅不凡君子貴”,賦予紅木家具“君子品格”的文化內涵。情感是驅動消費決策的重要力量,相比冰冷的參數,情感共鳴能讓品牌更深刻地留在用戶心智中。
3.提煉產品的標準
很多建材品牌習慣用“進口材料”“先進工藝”定義產品,但這些“技術語言”并非消費者關心的“好產品標準”。真正有效的標準,要源于消費者的價值感知——比如外貿銷量背景、嚴苛環境的測試結果、明確的使用承諾。非常差異服務的海龜夢硅藻泥涂料品牌,沒有空談“環保材料”,而是提出“2毫米厚度”的標準,讓消費者直觀感知產品品質所在。
建材品牌要學會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用戶能懂的利益點”,讓消費者一眼看懂“產品好在哪”。
二、做品牌定位宜早不宜遲
很多建材企業老板會糾結“什么時候做品牌”,在非常差異看來,答案很明確:如果是“做企業”(而非單純“做生意”),品牌定位宜早不宜遲。
“做生意”可能追求短期利潤,而“做企業”需要深耕行業、凝聚團隊,還要面對成百上千的競爭對手。若定位不清,從0到1時,“開發什么產品”會模糊;從1到10時,營銷投入會大打折扣,甚至錯失成為領導品牌的機會。品牌不是創意文案或廣告投放,核心是定位——正如特勞特所說,定位是以用戶心智為核心的新一代戰略定位,對內決定了開發什么產品,對外決定了營銷的核心主題是什么,說什么怎么說的問題。
很多企業誤以為“等成功了再做品牌升級”,其實這一想法并不合理(除非仍在生存期)。一方面,定位不清會導致現有營銷資源浪費:企業的畫冊、宣傳片、官網、直播等基礎建設本就存在,但若定位模糊,這些內容無法傳遞統一的品牌價值,用戶轉化率會大幅降低。
非常差異曾接觸過一家建材企業,負責新媒體種草的文案竟不認為自己公司是“科技型企業”,可想而知,她傳播的內容很難體現品牌的科技優勢。另一方面,行業內“有戰略價值的定位位置”并不多,比如美的空調搶占“省電”、臺鈴搶占“跑得遠”,一旦好位置被競爭對手占據,再想突圍就難了,甚至會錯過平臺紅利、流量紅利。
三、案例印證:特性鮮明的品牌更易突圍
建材行業有個普遍現象:很多“知名品牌”看似規模大,卻很“虛弱”——消費者知道品牌名字,卻不知道“品牌到底好在哪”。一旦有特性鮮明的新銳品牌出現,這些“大而虛”的品牌就會面臨危機,XX鹿瓷磚的案例就很有代表性。
作為消費者,裝修時挑選瓷磚會發現:多數知名瓷磚品牌說不出核心優勢,不像汽車能靠“耐用性”“操控感”區分,也不像飲用水能靠“甜味”“純凈類型”劃分。而XX鹿瓷磚明確提出“非常耐磨,持久新”的定位,還用“鹿用鹿角磨樹”的形象做視覺符號,VI色、廣告語、視覺錘都極具辨識度。這種清晰的定位,讓消費者在糾結時快速做出選擇,也讓XX鹿在3年內實現銷售額從幾億元到30多億元的突破。
反之,錘子手機的反面案例也值得反思:它曾在傳播上獲得很高關注度,但最后卻沒有成功。核心原因就是“用戶基本認知模糊”——消費者不知道“錘子手機是誰”“是什么樣的手機”“有什么特色價值”。在極度競爭的市場中,僅靠知名度是不夠的,沒有清晰的定位,品牌就像沒有根基的大廈,難以長久。
四、成長型建材企業的機會
對多數成長型建材企業而言,想要在行業中立足,不必追求“覆蓋全品類、做透所有細分市場”——這種模式難度大,也容易與大品牌直接對抗。反而可以“各個擊破”:從特性、人群、場景、價值等維度找差異化,做“某一領域的專業品牌”,更容易實現品牌的成功。
非常差異的實戰經驗證明,建材品牌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精準定位+系統落地”的結果。無論是賽道細分、情感綁定,還是用戶視角的產品標準,核心都是“以用戶心智為核心”,給消費者一個“選擇你而非別人的理由”。對成長型建材企業來說,早做定位、找對差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快速突圍,實現從“小品牌”到“細分市場頭部”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