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產業已然走在成熟路線。不少農業公司崛起,但也不少農業公司的品牌走下坡路。我們身處競爭激烈,且同質化嚴重的時代下,更應該將自身的農產品品牌致力于獨特而又有利的位置,當有需求的消費者出現時,自身農業品牌能夠成為消費者心中的佳選。由此,應該倍加重視農業品牌定位,但農業公司品牌定位要怎么做好呢?
根據農產品質量和價格定位。農業公司的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本身就是一種定位,一般在消費者看來,較高的價格意味著較高的產品質量。農產品價格普遍偏低,對優質農產品實行高價,使其與普通農產品區別開來,滿足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從而達到定位的目的。
根據農業產品的用途定位。同一農產品可能有多種用途,如有的農產品既可供消費者直接食用,又可用于食品加工,那么可分別對它們進行不同的定位。此外,當發現一種農業品牌有新的用途時,也可運用這種農業品牌定位方法。
根據消費群體的習慣性定位。這是由產品使用者對產品的看法確定產品的形象,進行農業品牌定位。
根據農業產品的特性定位。農業品牌的特性包括其種源、生產技術、產地等,這些特征都可以作為農產品定位的因素。如"綠色農產品"、"無公害蔬菜"等等都是根據農產品的特性進行定位。
文化定位。將文化內涵融入品牌,形成文化上的品牌差異,這種文化定位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品牌的品味,而且可以使品牌形象更加獨具特色。品牌文化好與否對每個要做品牌的企業都具有重大的意義。一個更直觀、跨民族文化差距小的品牌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和認可。
農業品牌定位實質是取得目標市場的競爭優勢。為使自己的產品獲得競爭優勢,企業必須在消費者心目中確立自己產品相對于競爭者產品獨特的利益和鮮明的差異性。
簡單而言,就是要使消費者感到自己的農產品與眾不同,即與競爭者有差異,并且偏愛這種差異。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品牌定位又是一種競爭性定位。
品牌定位的兩個依據是細分市場找出目標市場,根據農業公司和農業產品的文化內涵從而定位品牌。一個恰如其分的農業品牌定位就是實施品牌戰略的基礎,扣好第一顆紐扣,接下來的每顆紐扣就好了,即品牌傳播與品牌管理就自然走上高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