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長虹集團還是我國家電行業中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長虹品牌戰略經過這些年布局,如今的一舉一動,甚至一次呼吸的深淺,都會影響到我國家電市場的潮起潮落。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歷史發展進程,長虹不斷改革品牌戰略,創新經營,一步步成長起來,已經成為我國家電行業的龍頭老大。
品牌定位是市場定位的核心,定位模糊或者無法確定,則會導致企業在市場中陷入迷茫,最終丟失市場。所以,長虹廚衛自始至終貫徹“品牌經營”思路,堅決反對“殺雞取卵”的雜牌經營理念,這也是長虹品牌戰略的最基本要求。
長虹品牌戰略2004年啟動的三坐標規劃,開始多層次擴張,2011年開始在廚衛電器、LED照明等領域布局,使得長虹集團從整體上邁入了后三坐標時代,提出建立超過千億規模的企業。長虹的各產業群在千億計劃中承擔了不同的責任,其中2010年三大主要銷售收入主要來源于多媒體、白電和IT通訊產業。
而這三大產業同時也將成為未來幾年長虹集團最主要的利潤貢獻點,然而我們不得不看到,長虹集團的規模增長下,盈利情況卻沒有同步增長。
長虹的品牌戰略主要是整合產業鏈戰略,白色、黑色家電的整合產業鏈。比如旗下有美菱冰箱,也有全球第二的華意壓縮機;有長虹電視,也有自主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是海信,TCL,康佳等其他家電商所不能具備的。
作為一家成立60年的傳統家電企業,長虹曾經蟬聯20年彩電銷售冠軍,但在彩電行業由顯像管向等離子和液晶電視升級之際,長虹豪賭等離子電視宣告失敗;此后,長虹進軍人工智能賽道,開啟戰略轉型。目前幾乎所有家電企業都已在AI+IOT領域進行了布局。長虹品牌戰略也以19.03億元投資建設智能制造產業園智慧顯示終端項目進軍人工智能賽道,開啟戰略轉型。項目建成后,長虹智能制造的水平將大幅提升,平板產能實現翻倍增長,而這一切將成為長虹決勝超高清時代的關鍵支撐。
這是長虹品牌戰略持續推進智能戰略轉型的一個動作。從2013年以來,長虹就已經開始從傳統家電企業想家庭互聯網智能化品牌戰略轉型。進入2019年,長虹加速布局“AI+IoT”,但這一賽道早已涌入多家傳統家電品牌與互聯網電視品牌。
長虹品牌戰略集中展示了基于“AI+IoT”應用的CHiQ電視、空調、冰箱等,并通過IoT整合全屋智能家電,實現不同品牌的設備協同。其智能生態布局以智能電視作為其智能生態的硬件入口,聯動家庭中其他智能硬件,使之成為家庭智慧物聯中心。智能制造的水平將大幅提升,平板產能實現翻倍增長,這一切將成為長虹決勝超高清時代的關鍵支撐。
對于長虹品牌戰略,AIOT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互聯網是提升智能家居用戶體驗的一種技術手段,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與智能家居、智慧家庭行業相結合,智能家居各個設備與設備之間會連接,人與設備之間,設備與設備之間會進行互動、信息共享,這樣的話便能給消費者提供一攬子的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這毫無疑問是發展方向,不提早布局就有可能落伍。